2016年冬天,在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度的漠河,一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
向北,再向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全国18个省份、累计上千万亩——这是以李天来日光温室技术为蓝本所种植的大棚蔬菜总面积。
择一事,惠众生。今年64岁的李天来,经年累月把论文写在他扎根的田间地头。只要往育苗床和田垄上一蹲,他眼里除了蔬菜什么都顾不得,仿佛成了一尊塑像。
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天来,始终自称“农民的儿子”,他多年坚守的“温室梦”,让北方生长的果蔬突破“靠天吃饭”的“千年魔咒”,也为北方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学习“和蔬菜说话” 终结北方冬季“无菜”历史
1985年,日本山形县。当时还是沈阳农业大学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师从斋藤隆教授。到山形大学的第一天,斋藤教授就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并在扉页写上了“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
在山形大学学习几年后,日本筑波大学铃木芳夫教授主动邀请他,去筑波大学深造。但李天来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回国。
20世纪80年代前,受气候条件所限,中国北方秋冬季菜品单一,偶尔的蒜薹、干豆角、洋葱头、胡萝卜都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
能否改变这一局面?李天来迫切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祖国的广袤土地上,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菜。
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李天来跟随沈阳农业大学张振武教授,一心搞起设施蔬菜栽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