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市场动态 >

猪价涨势遭遏制 明年10月或迎供应拐点

日期:2019-11-18阅读:221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打出一系列“保供稳价”的政策“组合拳”之后,市场也显现出积极变化。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8.13元/公斤,比前一天下降0.9%。而11月8日~11月14日这一周,猪肉价格为49.84元/公斤,尽管比去年同期(19.41元/公斤)上涨156.8%,但是较此前一周(52.15元/公斤)环比下降4.4%。

再往前看,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2019年第45周(即11月4日~11月8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51.01元,环比跌3.6%,同比涨180.1%。

环比价格的下跌,意味着猪肉价格上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不过,业内认为,要认识到疫情对生猪产能冲击的严重程度,也要充分认识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复杂程度,猪肉供需缺口弥补仍需时日。

结构性上涨的物价

猪肉的供给关系民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影响CPI同比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对CPI涨幅的贡献率达到了三分之二。

面对物价结构性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14日回应称,目前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恢复生猪生产工作,最近采取了多种措施保供稳价,采取多种方式增加猪肉供应,及时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的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生活补贴,保证困难群众生活不受影响。随着恢复生猪生产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落地,生猪产能会逐步恢复,猪肉价格将会逐步企稳。

自从8月份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强调,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主要的内容包括,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多策并举确保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