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月,海拔4000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甲洼镇,满载着水灵灵的萝卜的6辆卡车依次驶出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很难想象,在这片对于很多低海拔地区的人来说喘气都困难的地方,竟然“藏”着一个供粤港澳及东南亚的出口蔬菜种植、加工备案基地。
记者还清晰地记得12年前的冬天来到这里的情景——天寒地冻,全城停水,市场上只有蔫蔫的蔬菜,价格奇高。那时,新鲜蔬菜是理塘的“奢侈品”,当地只能种出青稞、土豆,其余都依靠外地运输。
如今,记者跟随重走川藏线小分队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一切颠覆了记忆——过去灰头土脸的小城变得干净、整洁,人们津津乐道于本土出产的果蔬如何香甜,这让人大感意外,决定去一探究竟。
沿着S217省道向南行驶30公里,便见连片的蔬菜大棚伫立在蓝天下。“濯桑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到了。”顺着甲洼镇副镇长刘继伟手指的方向,一个大大的指示牌竖立在路旁。
2017年3月9日正式开园的理塘县濯桑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是甘孜州首个集农业生产、科技开发、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目前规模已达到2.2万亩,吸引了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玛吉阿米花园农庄、下木拉马岩村香菇木耳种植等经营主体。
“现在我们这里种出的白萝卜、小番茄、水果黄瓜等极地果蔬,不仅能满足本地群众的需求,还远销内地城市和港澳。”刘继伟骄傲地说。
“极地果蔬”是指生长在除了南极、北极以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上的有机果蔬。相比内地蔬菜,“极地果蔬”有着更好的口感和更丰富的营养。去年,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做的《理塘县高原特色农产品营养成分分析评价研究报告》显示,理塘县白萝卜维生素C含量比低海拔地区高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