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恰逢春装上新销售季节,而线下实体店关闭,以及线上销售存在物流配送问题,导致今年春装销售不及往年。成衣搁置则会引起服装企业库存积压,造成企业现金流困难,从而影响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复苏进程。
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郑棉跳空低开,直逼前期低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郑棉短期走势不乐观,但长期走势依然取决于商品基本面因素。
前期大涨背后的逻辑
前期受蝗灾影响,郑棉大涨。市场大涨背后的逻辑,更多在于情绪的扭转,当时市场达成乐观共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2。供应端植棉意愿降低;
图为ICE美棉非商业净多头持仓
春节后首日郑棉直接跌停的表现,很大程度把棉纺产业节后复工延期,需求启动后移的利空预期提前兑现了。目前全国各地新增确诊病例数逐日下降,累计治愈数不断提高,疫情得到明显控制。虽然春运返程进度有所放缓,但与春运去程相比,监控力度加大,返程后也积极采取隔离措施,进一步降低疫情二次暴发的风险。各地复工有序进行,尤其是棉纺产业重镇,广东、浙江和江苏,在物流运输条件逐渐恢复之下,市场会尽快活跃起来。
未来即将进入全球棉花种植期,供应端故事也将不断展开。虽然当前蝗灾已基本结束,但价格并未在证伪之下回到原有水平,作为三大产棉地区之一的印度依然存在蝗虫威胁的可能。另两大产棉地区则面临种植意愿下降的困扰。根据NCC调查显示,2020年美国陆地棉意向种植面积为1280万亩,同比减少5.6%,而根据中国棉花协会调研,虽然意向面积较上期调研有所回升,但较201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而言,同比下降4.88%。